摘要
目的:二甲双胍为治疗糖尿病的基础用药,高原低氧环境为影响二甲双胍药动学的重要因素,但尚未有高原低氧环境下2型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type 2,T2DM)患者二甲双胍药动学参数的报道。本研究探讨高原低氧环境对T2DM患者服用二甲双胍药动学的影响,并对二甲双胍药效及用药安全性进行评估。方法:依据纳入排除标准,共纳入服用二甲双胍片的T2DM患者85例,其中高原组(海拔3 800 m)32例,对照组(海拔1 500 m)53例,共采集172份血样。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ltra-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UFLCMS/MS)方法测定二甲双胍血药浓度,采用Phoenix NLME软件建立中国T2DM人群二甲双胍的群体药动学模型;并比较2组人群的药效及严重不良反应。结果:群体药动学建模结果表明,高原低氧和年龄是模型建立的主要协变量,高原组和对照组药动学参数分布容积(distribution volume,V)、清除率(clearance,CL)、消除速率常数(elimination rate constant, Ke)、半衰期(half-life, T1/2)、药时曲线下面积(areaunderthecurve, AUC)、达峰时间(timetoreach maximum concentration,Tmax)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对照组相比较,高原组AUC增加23.5%,Tmax、T1/2分别延长35.8%和11.7%,CL降低31.9%。药效学结果显示,高原组T2DM患者降糖效果与对照组相近,而高原组乳酸含量高于对照组,高原组服用二甲双胍后乳酸含量增高。结论:高原低氧环境下,T2DM患者体内二甲双胍代谢减慢;降糖效果与平原地区相近,且血糖控制率低;高原T2DM患者发生乳酸性酸中毒的可能性高于平原地区。高原T2DM患者可能需通过延长药物服用间隔时间,加强用药教育,提高患者依从性以达到降糖效果。
-
单位兰州大学;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〇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