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调查了解成人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谱,评价基因芯片检测技术在成人下呼吸道感染病学检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留取因下呼吸道感染住院的成人患者下呼吸道标本,分别进行常规培养及29种病原体基因芯片法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入组451例患者,A组(18~45岁)63例,B组(45~60岁)95例,C组(>60岁)293例;基因芯片法病毒的总检出率为77.61%,C组较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97,P>0.05)。基因芯片法细菌的总检出率为59.20%,阳性菌以肺炎链球菌为主,A组患者检出率较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8,P>0.05);阴性菌以流感嗜血杆菌及鲍曼不动杆菌为主,流感嗜血杆菌在B组患者检出率较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73,P>0.05),非发酵菌在C组患者检出率较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72,P>0.05),肠杆菌科细菌在C组患者检出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83,P<0.05)。基因芯片法白色念珠菌的总检出率为28.60%, C组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6,P<0.05)。基因芯片检测与流感病毒感染临床诊断对比,总符合率为80.93%,敏感度18.75%,特异度94.34%,阳性预测值41.67%,阴性预测值84.34%;与传统细菌培养结果对比,总符合率为83.59%,敏感度50.45%,特异度94.41%,阳性预测值74.67%。结论病毒检出率较高,阳性菌以肺炎链球菌为主,阴性菌以流感嗜血杆菌及鲍曼不动杆菌为主,不典型病原体较少见;病毒、阴性菌及真菌在>60岁患者检出率较高;与传统培养法及流感临床拟诊相比,基因芯片检测技术有较高的符合率、特异度及阴性预测值。
-
单位漯河市中心医院;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