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随着陕西省经济步入新常态,未来降低碳排放强度仍面临诸多挑战。由于传统收敛检验工具自身的局限性,基于非线性时变因子模型对2005—2017年陕西省11市(区)碳排放强度差距及收敛进行检验,结果发现该省碳排放强度整体上不存在收敛,进一步采用聚类方法发现该省内存在3种收敛类型及1种离散类型,合并检验后发现4个初始类型是稳健的。类型C与类型D的相对转移路径呈现上扬态势,而类型A与类型B呈现下降态势,它们之间的碳排放强度演变呈现分异特征。从陕西全省范围来看,碳排放强度的核密度曲线不断向左移动,说明在样本期内碳排放强度水平整体趋于下降。2012年进入新常态前碳排放强度波峰高度持续上升、宽度大幅缩小,2012年之后波峰持续下降,波峰形态逐渐由陡峭变为扁平,同时样本期内核密度曲线由一个主峰和一个侧峰构成,表明该阶段碳排放强度的分布呈现两极分化的态势。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