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实验验证探讨中药枇杷叶抑制三阴性乳腺癌的分子机制。方法:通过TCMSP数据库获取中药枇杷叶的潜在药效成分及靶点。利用GeneCards、OMIM及DisGeNET数据库获取三阴性乳腺癌的相关靶点。利用String平台进行蛋白互作分析。采用Metascape数据库分析潜在靶点参与的生物过程及通路。通过CB-Dock进行分子对接验证。采用MTT比色法和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检测中药枇杷叶潜在药效成分对4T1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中药枇杷叶有18个潜在药效成分和147个潜在靶点作用于三阴性乳腺癌。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 OA)和(-)-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 gallate,EGCG)等成分与TP53和AKT1等靶点的亲和力强。OA和EGCG可以时间和剂量依赖的方式抑制HuCCT1增殖,减少p-AKT、p-mTOR蛋白表达,并上调细胞周期调控因子p27的表达水平。结论:中药枇杷叶中的OA和EGCG可以通过调节PI3K-AKT信号通路,上调细胞周期调控因子p27,抑制三阴乳腺肿瘤细胞的侵袭和复制,从而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