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研究马兜铃酸(aristolochic acids, AAs)体内外抗单纯疱疹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 HSV)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利用HSV感染非洲绿猴肾细胞(Vero)模型,通过致细胞病变效应、空斑实验、间接免疫荧光等方法探究AAs对HSV感染的体外抑制活性及其作用机制,并以HSV-1感染BALB/c小鼠模型评价AAs的体内抗HSV活性。结果 AAs在Vero细胞上对HSV-1的IC50值为11.12μmol·L-1,对HSV-2的IC50值为25.42μmol·L-1,在25~50μmol·L-1浓度范围内能明显抑制HSV感染导致的细胞病变效应,抑制病毒复制,且具有剂量依赖性。初步作用机制研究表明,AAs主要作用于病毒吸附后阶段,可明显降低病毒蛋白ICP27及gB表达,抑制HSV感染引起的膜融合但并非作用于病毒表面糖蛋白gB、gD、gH/L。AAs可减少HSV引起的炎症反应,抑制p38 MAPK和NF-κB的活化。此外,AAs可提高HSV-1感染小鼠的存活率,降低肺病毒载量,优于阿昔洛韦(acyclovir, ACV)。结论 AAs具有明显的体内外抗HSV活性。
-
单位中国海洋大学; 医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