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骨髓水肿和骨侵蚀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疗效观察的价值,以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确诊的类风湿患者34例,于治疗前进行腕关节的MRI、CT检查,检查范围包括双侧腕关节和第25掌指关节,所有患者确诊后均进行正规类风湿治疗,间隔6个月后对患者进行MRI、CT随访观察,参照OMERACT RAMRIS评分系统和X线简易狭窄侵蚀评分(simple erosion narrowing score,SENS)对RA骨髓水肿(bone marrow edema,BME)、骨侵蚀进行评分,分析治疗有效组和无效组之间各征象治疗前后评分差异,以及各征象相关性。结果 MRI的BME评分和骨侵蚀评分、SENS评分、治疗效果有显著相关性(r=0.919,P=0.000;r=0.884,P=0.000;r=0.493,P=0.003),治疗效果和MRI骨侵蚀评分、SENS评分显著相关(r=0.487,P=0.004;r=0.509,P=0.002)。有效组和无效组MRI骨髓水肿治疗前后评分变化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效组平均变化值10.0±5.9,无效组0.9±10.5,(Mann-Whitney Test,P=0.003),ROC曲线下面积为0.836,P=0.003,治疗前后评分差值≥6.5为治疗有效标准,敏感度为80%,特异度为77.8%;有效组和无效组MRI骨侵蚀评分和SENS评分治疗前后评分变化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ann-Whitney Test,P=0.679;P=0.055)。结论 MRI联合CT检查可半定量反映患者骨侵蚀和关节破坏程度,MRI水肿评分与骨侵蚀程度显著相关,可为预后判断提供帮助。MRI骨髓水肿作为临床疗效观察的指标,具有较高的特异度和敏感度。

  • 单位
    雅安市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