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明清时期,沿海如台风、风暴潮、地震等灾害肆虐,给农业化的沿海区域带来了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围海造田的人们通过各种水利设施尽量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虽然多有成就,但人类在自然面前,仍多显示出被动和无奈。在明清社会变迁过程中,东南沿海区域排洪泄洪与海水倒灌的冲突,保漕与保民生的难以协调,经营盐业、棉业与发展农业、商业相互争斗,加上海岸线东移导致海港功能的变化等诸多因素往往进一步加剧沿海地区的海洋灾害影响,虽官方和民间屡有兴造,但效果多不理想。随着海岸线东移,明清沿海地区许多沿海港口经历了不断内陆化的过程,海洋因素渐渐成为其遥远的记忆。立足于海洋视角,我们不难窥见明清时期官民在面对海洋变迁所作出的应对,其中不乏若干值得汲取的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