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研究机械性眼外伤流行病学特点及预后影响因素,为指导机械性眼外伤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眼科中心2017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住院的机械性眼外伤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对患者的一般情况、就诊时间、致伤原因、外伤性质、外伤类型、受伤环境、入院时视力、是否手术、有无并发症等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单因素进一步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结果 1 587例1 622眼机械性眼外伤患者以中老年男性多见,40~60岁者占43.54%;职业以农民为主,占33.33%;性质大部分为闭合性眼外伤,占54.81%;类型主要为钝挫伤,占38.38%;致伤原因以钝器伤最常见,占41.46%;受伤环境多发生于公共场所,占30.06%;最常见并发症是外伤性白内障和玻璃体积血,分别占31.32%和27.00%。1 558眼经过治疗后,689眼视力有所提高,869眼视力未提高。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200, 95%CI:1.064~1.354)、就诊时间(OR=4.987, 95%CI:3.833~6.488)、外伤性质(OR=0.154, 95%CI:0.096~0.246)、外伤类型(OR=1.590, 95%CI:1.420~1.779)和入院视力(OR=1.145, 95%CI:0.938~1.398)是影响视力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机械性眼外伤视力预后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年龄、就诊时间、外伤性质、外伤类型和入院视力;眼外伤以预防为主,尽早治疗,使眼部损伤减少到最低程度。

  • 单位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