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从生态聚落理论的视角,探讨可食景观在城乡公共空间中的公共性和设计策略.可食景观不仅是配置可食用有机体的景观设计方式,还增强社区的凝聚力和参与度.通过理论框架、文献研究、历史案例等方法,剖析了可食景观、可食城市概念的起源、发展动力、空间意蕴,并重点研究它在物质维度、社会维度和空间本质上的公共性表现及其形式与意义.总结了提升可食景观公共性的策略和建议,认为可食景观具有建构和整合城乡公共空间的弹性潜能,有助于塑造无形活态的空间形式,并集聚乡村公共空间的凝聚力.基于聚落理论,着重探讨“人-自然”、“人-人”的互动和联系,初步界定城乡公共空间中可食景观的适用范畴,为可食景观的设计创作与实践活动提供理论依据与工作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