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围型肺磨玻璃结节浸润性腺癌的影像学高危因素分析

作者:刘江江; 于晓军; 黄海涛; 陈少慕; 潘良彬; 冯宇; 陈科; 毛国才; 马海涛
来源: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2022, 1-7.

摘要

目的 探讨周围型肺磨玻璃结节的影像学特征与肺腺癌浸润程度的相关性,明确磨玻璃结节浸润性肺癌的高危因素,为规划肺结节手术方式及医患沟通提供参考依据,助力构建浸润性腺癌的临床预测模型。方法 连续收集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9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190例胸部薄层CT上表现为周围型肺磨玻璃结节(直径≤3 cm)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于本中心行胸部薄层CT扫描及胸腔镜下的手术治疗。根据病理结果分为两组,腺癌浸润前病变组110例[男21例、女89例,平均年龄(53.57±10.90)岁];浸润性腺癌组[男31例、女49例,平均年龄(56.45±11.30)岁]。收集肺结节薄层CT影像学参数,包括结节直径、平均CT值、C/T值、结节形态、空泡征、支气管充气征、分叶征、毛刺征、病灶边界、胸膜凹陷征、血管集束征及临床资料。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探讨浸润性腺癌的独立危险因素,分析其识别浸润性腺癌的临界值及效能。结果 两组的平均CT值、结节直径、C/T值、性别、空泡征、血管集束征、吸烟史、结节类型、形态、分叶征、毛刺征、病灶边界、胸膜凹陷征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年龄(P=0.081)、病变部位(P=0.675)、细支气管充气征(P=0.051)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结节直径、平均CT值、C/T值及分叶征是鉴别浸润性腺癌的独立危险因素,约登指数计算阈值,结节直径10.5 mm,平均CT值-452 Hu,C/T值0.45。结论在周围型肺磨玻璃结节中,结合患者的CT影像学特征,即混合性磨玻璃结节、不规则形态、空泡、短毛刺、病灶边界清晰、胸膜凹陷、血管集束对判别结节的浸润程度具有一定参考价值。同时本研究发现,直径>10.5 mm,平均CT值高于-452 Hu,C/T值>0.45及伴有分叶征的周围型肺磨玻璃结节为浸润性肺癌的可能性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