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分析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不同病因及不同心功能分级慢性心力衰竭(简称“慢性心衰”)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00例慢性心衰患者,根据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划分为3个级别组,分别为Ⅱ级组(16例)、Ⅲ级组(42例)和Ⅳ级组(42例);按慢性心衰的发病因素分为冠心病组(55例)、高血压性心脏病组(12例)、扩张型心肌病组(33例)。将患者常规抗心衰治疗药物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改为沙库巴曲缬沙坦,其余治疗方式同临床常规方案,且治疗过程以标准化方式持续3个月。治疗后,比较各组慢性心衰患者治疗前后心脏内径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并关注患者心血管终点事件,评估和分析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不同病因亚组和不同心功能亚组组内的临床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不同心功能分级亚组组间和不同病因亚组组间心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不同心功能分级亚组、不同病因亚组左心室前后径(LVd)较治疗前显著减小(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本研究过程中心血管终点事件出现概率为9%。结论:使用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能显著改善各种病因导致的慢性心衰,且能改善心衰患者的心脏内径和LVEF。

  • 单位
    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