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病异治"始于《黄帝内经》,虽然没有具体提出相应的名称,到了张仲景将之发展,在《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中有着大量的应用,可以说仲景对"同病异治"的治法应用提升到了一个高度。袁占盈教授从医50余年,擅长消渴病的诊治,尤喜用经方,其用仲景"同病异治"理论活用经方治疗消渴病,效果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