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观察电针筋结点联合颈痛颗粒治疗颈源性头痛(CEH)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颈源性头痛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1例。观察组给予电针筋结点联合颈痛颗粒治疗,对照组给予电针联合颈痛颗粒治疗,疗程均为4周。治疗4周后,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和颈部主动关节活动度(ROM)的变化情况,以及椎动脉、基底动脉收缩期血流速度峰值(Vp)、平均血流速度(Vm)、舒张末期血流速度(Vd)的情况。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1)治疗后,2组患者的VAS评分、头痛持续时间及发作频率明显改善(P<0.01),且观察组在改善VAS评分、头痛发作频率、头痛持续时间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治疗后,2组患者的主动关节活动度明显改善(P<0.01),且观察组在改善主动关节活动度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治疗后,2组患者的椎动脉、基底动脉收缩期血流Vp、Vm、Vd明显改善(P<0.01),且观察组在改善椎动脉、基底动脉收缩期血流Vp、Vm、Vd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治疗后,2组患者的血清NO、ET-1、IL-6、IL-4水平明显改善(P<0.01),且观察组在改善血清NO、ET-1、IL-6、IL-4水平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电针筋结点联合颈痛颗粒治疗颈源性头痛,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疼痛症状,增加患者颈部活动度,改善患者颈部血液循环,调节血清NO、ET-1、IL-6、IL-4水平,疗效显著。
-
单位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神经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