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研究肝脏库普弗细胞(Kupffer cells,KCs)在肝脏缺血及再灌注过程中的转化转归及其在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制作小鼠肝脏不同缺血时间的模型,用流式细胞术分析缺血后KCs数量,体外培养中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技术分析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及巨噬细胞表面标记物的表达水平,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技术分析磷脂酰肌醇3-激酶/磷酸化蛋白激酶B-2(PI3K/p-Akt2)信号通路的表达情况。使用qPCR技术分析Akt2抑制剂对KCs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及其表面标记物表达的影响,另外小鼠肝脏缺血后再灌注6 h,通过肝脏切片HE染色及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水平等指标分析肝脏损伤情况。结果:肝脏缺血后KCs数量减少,而存活细胞在体外培养中,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刺激后促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且M1型巨噬细胞的表面标记物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表达水平也高于对照组(P <0.05),其细胞内的PI3K/p-Akt2通路被激活,促进KCs向M1型巨噬细胞转化,而Akt2抑制剂可阻断细胞转化过程,减轻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结论:小鼠肝脏缺血能激活KCs内PI3K/p-Akt2信号通路,从而在炎性刺激下促进其向M1型巨噬细胞转化,并加重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
-
单位南京医科大学;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