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基于线粒体功能,探究脑震宁对脑震荡后综合征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海马CA1区神经元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SPF级Wistar大鼠,采用自由落体撞击法制备三重脑震荡后综合征模型(MCC),将造模成功的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5组,模型组、吡拉西坦组、脑震宁低、中、高剂量组,另设正常组,每组10只。吡拉西坦组及脑震宁低、中、高剂量组分别以0.43、5.4、10.8、21.6 g·kg-1的剂量灌胃给药,正常组和模型组大鼠分别灌服等体积蒸馏水,连续给药14 d进行相关指标检测。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观察各组大鼠逃避潜伏期、原象限停留时间及穿越平台次数等学习记忆改变情况;苏木素-伊红(HE)染色、尼氏染色观察海马CA1区病理形态学改变;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线粒体超微结构;比色法检测线粒体呼吸链复合体Ⅰ活性;荧光探针法测定腺嘌呤核苷三磷酸(ATP)含量;酶联荧光免疫技术法检测线粒体膜电位(MMP)。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逃避潜伏期时间明显延长,目标象限停留时间及穿越平台次数明显减少,海马CA1区神经元和尼氏小体数量减少,神经元形态及线粒体结构遭受破坏,线粒体膜电位、ATP和呼吸链复合体Ⅰ含量明显减少(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脑震宁各剂量组大鼠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目标象限停留时间及穿越平台次数明显增加,海马CA1区神经元及尼氏小体数量显著增加,神经元形态及线粒体结构损伤有所改善,线粒体膜电位、ATP和呼吸链复合体Ⅰ含量明显增加(P<0.05,P<0.01),脑震宁低剂量组大鼠穿越平台次数及线粒体呼吸链复合体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脑震宁可以改善MCC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其机制可能与改善线粒体结构与功能,减轻海马神经元损伤有关。
-
单位湖北中医药大学; 山西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