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语文课程”的提法内涵丰富,厘清其内涵,澄清相关认知误区,有利于落实国家教育政策,提高语文课程的实施质量。第一,“传统”强调文化贯通古今的特征,“古代”则是时间维度的分类结果,把传统文化等同于古代文化,有可能造成育人目标的偏颇并使教学材料和教学内容的选择受到局限。第二,“优秀”是传统文化的成分而非标签,传统文化教育要关注文化的整体性和复杂性,提高学生独立自主进行正确价值判断的能力。第三,“进语文课程”兼具增量、提质两种意思,当务之急是找准语文课程与传统文化的重要交集,切实提高教学质量,推进中高考相关命题的改革。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