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大学生反刍思维与安全感及睡眠质量的关系,为改善大学生睡眠质量提供参考。方法 2020年10月,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反刍思维量表、安全感量表,选取宝鸡文理学院483名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大学生反刍思维得分为(41.88±10.65)分,不同年级、家庭氛围、家庭经济状况等的大学生反刍思维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安全感得分为(54.63±11.188)分,不同年级、家庭氛围、家庭经济状况的大学生安全感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大学生睡眠障碍人数为195例,检出率为40.37%,不同家庭氛围的学生睡眠质量总均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16,P<0.01),有68名同学家庭氛围不和谐,得分为(8.37±3.49)分,睡眠障碍检出率为52.94%。大学生反刍思维与安全感之间呈负相关(r=-0.597,P<0.01),与睡眠质量之间呈正相关(r=0.449,P<0.01);大学生安全感与睡眠质量之间呈负相关(r=-0.387,P<0.01)。安全感在反刍思维与睡眠质量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B=0.338,t=6.749,P<0.01),且中介作用显著,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24.59%。结论 大学生反刍思维正向作用于睡眠质量,安全感在反刍思维与睡眠质量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
单位宝鸡文理学院; 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