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民族志的出现已经有了近100年的历史,但其"自明性基础"并未真正确立。20世纪20年代最先出现的民族志因追问"异文化是什么"而成为本体论意义上的科学民族志范式,但这种追问因"描述异文化悖论"而出现"表述危机";20世纪70年代以后出现的民族志因追问"异文化是怎样被认识的"而成为认识论(知识论)意义上的后现代民族志范式,但这种追问因缺乏人类整体目光而不能克服"反思本文化悖论"。提出"主体民族志"的概念具有探索意义,它以人类前途的终极关怀为目的,因而是目的论意义上的民族志范式。主体民族志试图探索民族志在全球化背景下的"自明性基础",这种探索将人类学还原为真正"研究人类的学问",将民族志还原为真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