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后来的我们》作为2018年五一档最大的票房赢家,不可避免地陷入大多数国产"现象级"电影无法走出的"高票房必然伴随高争议"的困局。争议的焦点似乎都集中于"情怀"二字。影片在营销层面通过个人情怀的互文性介入,成功引起观众对影片故事的期待;通过引发观众现实情怀的焦虑性认同,令观众在观看层面产生镜像式共鸣;但影片过于展示和迎合某种情怀,也导致影片在价值层面的游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