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东地区冯家湾区块石炭系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

作者:吴松; 陈波; 苟玲; 蔡家兰; 左洺滔; 庞宇来; 胡忠贵*
来源: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 16(11): 1-149.
DOI:10.16772/j.cnki.1673-1409.2019.11.001

摘要

川东地区冯家湾区块石炭系埋藏深度大、时间跨度长、经历多期不同程度的构造改造,新一轮地震资料对区内构造有了新的认识,有必要对区内储层进一步深入研究。通过对岩心及薄片的观察和分析化验资料的研究发现,区内岩石类型多样,主要储集岩由不同类型的颗粒白云岩组成,储集空间以晶间(溶)孔、粒间(溶)孔、角砾内/间(晶间)溶孔为主;孔隙度为0.28%~21.94%,平均4.63%,渗透率为0.001~39.60mD,平均0.51mD,为低孔、低渗裂缝-孔隙型储层,孔隙度与渗透率表现出较好的正相关性;研究区储层发育受沉积相、岩石类型、白云石化、古岩溶和构造裂缝等因素的控制。高能滩相环境中的颗粒白云岩为储层发育提供了有利的物质基础,控制着储层的平面展布;白云石化作用是优质储层形成的关键,为后期溶蚀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古岩溶是进一步增大孔隙,扩大储层范围的重要因素;裂缝改善了储层的储集和渗流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