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肉牛(Bos taurus)的生长速度和胴体品质在肉牛产业中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脂肪酸结合蛋白4(fat acid binding proteins 4, FABP4)和脂肪酸合酶(fatty acid synthase, FASN)在脂肪酸的合成过程中具有关键作用,是影响肉牛脂肪沉积和脂肪酸组成的关键功能基因。肌联蛋白帽(titin-cap, TCAP)作为一种肌丝蛋白在肌原纤维的组装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TCAP基因g.346G>A位点、FASN基因g.17924G>A位点和FABP4基因g.3691G>A位点与肉牛的生长、胴体和肉质性状高度相关。为探究上述3个位点对秦川牛生长和胴体性状的影响及其在不同肉牛品种中的多态性,本研究利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 ionization time of flight mass spectrometry, MassARRAY)技术对350头秦川牛的以上3个基因的3个位点进行了基因分型和遗传多态性分析,并分析了其与秦川牛生长和胴体性状的关联性。结果表明,FASN基因g.17924G>A位点、FABP4基因g.3691G>A位点及TCAP基因g.346G>A位点在本研究所选的秦川牛群体中均符合哈迪-温伯格平衡。在350头秦川牛群体中,FASN基因g.17924G>A位点与秦川牛尻长与腰角宽显著相关(P<0.05),有益等位基因(G)频率与韩国牛和安格斯牛差异极显著(P<0.01)。FABP4基因g.3691G>A位点与秦川牛腰高、腰角宽和胸围显著相关(P<0.05),与体重、体斜长、尻长和胸深极显著相关(P<0.01),有益等位基因(G)频率与韩国牛差异极显著(P<0.01)。TCAP基因g.346G>A位点与秦川牛体高与腰高极显著相关,与体重、体斜长、坐骨端宽和肌内脂肪含量显著相关(P<0.05),有益等位基因(G)频率与韩国牛差异极显著(P<0.01)。综上所述,TCAP基因g.346G>A位点、FASN基因g.17924G>A位点和FABP4基因g.3691G>A位点与秦川牛的生长和胴体性状显著相关。本研究结果可为秦川牛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有效分子遗传标记,为秦川牛的遗传改良提供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