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对比不同年龄段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应用阿司匹林联合替格瑞洛或氯吡格雷的临床疗效以及出血风险。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01-01-2020-01-31菏泽市第二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546例ACS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支架血运重建,根据术后患者的年龄和双联抗血小板方案分成低龄替格瑞洛(Ti)组(年龄<60岁+阿司匹林及替格瑞洛治疗)、低龄氯吡格雷(Cl)组(年龄<60岁+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治疗)、高龄Ti组(年龄>70岁+阿司匹林及替格瑞洛治疗)和高龄Cl组(年龄>70岁+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治疗)。比较各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及出血事件发生率;采取血栓弹力图(TEG)指标评价各组临床疗效,比较各组最大振幅(MA)、最大振幅ADP途径抑制率(MA-ADP)、最大振幅花生四烯酸(MA-AA)、二磷酸腺苷介导血小板聚集抑制率(ADP-IPA)以及花生四烯酸介导血小板聚集抑制率(AA-IPA)。结果 与低龄Cl组相比,高龄Cl组MA、MA-ADP、MA-AA升高,ADP-IPA、AA-IPA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低龄Ti组相比,高龄Ti组MA、ADP-IPA升高,MA-ADP、MA-AA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相同年龄组中,阿司匹林联合替格瑞洛治疗者的MA-ADP、MA-AA水平较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者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DP-IPA较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者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龄Ti组MACE事件发生率为3.13%,低于高龄Cl组的12.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07,P=0.045。年龄<60岁和>70岁患者中,阿司匹林联合替格瑞洛治疗的出血事件发生率分别为10.19%和12.50%,均较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的0.44%和3.03%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年龄段ACS患者中,年龄>70岁患者应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MACE的发生率为12.12%,高于年龄<60岁患者的5.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33,P=0.047。结论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采用阿司匹林联合替格瑞洛治疗,能够提升其ADP途径抑制率,降低MACE发生率,尤其对于年龄>70岁患者更适宜作为首选的治疗药物。

  • 单位
    菏泽市立医院; 菏泽市第二人民医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