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肌源干细胞(MDSCs)联合纤维蛋白胶支架对压力性尿失禁大鼠的治疗效应及相关机制。方法建立压力性尿失禁的大鼠模型, 并根据注射介质的不同分为5组, 其中FM组为MDSCs联合可注射性纤维蛋白胶组;M组为单纯MDSCs注射组;F组为单纯可注射性纤维蛋白胶组;D组为溶剂对照组;S组为假手术组。在注射后1、2周以及4周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注射部位近端尿道组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的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通过第八因子相关抗原(FVⅢR Ag)表达检测毛细血管生长情况。通过HE染色观察注射部位的近端尿道组织病理变化。结果注射后1周, FM组的VEGF和IGF-1 mRNA表达均高于D和S组(均P<0.05), VEGF mRNA和蛋白表达均高于M组(均P<0.05), 而VEGF和IGF-1蛋白表达均高于F、D、S组(均P<0.05);注射后2周, FM组的VEGF、IGF-1 mRNA和蛋白表达均高于D组(均P<0.05), 而VEGF蛋白表达均高于F、D组(均P<0.05);注射后1周, M组的VEGF和IGF-1 mRNA和蛋白均高于D组, VEGF mRNA高于S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注射后4周, FM组的VEGF和IGF-1 mRNA的表达降至正常水平, 而VEGF和IGF-1的蛋白表达明显降低, 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别(均P>0.05)。注射后4周, FM组的近端尿道毛细血管密度均高于其他组(均P<0.01), M组的近端尿道毛细血管密度均高于D组(均P<0.01)。与D组比较, FM组可见尿道外括约肌层增厚, 注射部位有新生毛细血管及新鲜肌纤维形成, 肌纤维密度增大;M组可见尿道外括约肌层增厚, 注射部位可见部分新生肌纤维和少许新生毛细血管;F组肌层仍较疏松, 注射部位可见新生毛细血管。结论 MDSCs联合纤维蛋白胶作为组织工程支架可促进模型大鼠近端尿道的IGF-1、VEGF表达, 促进新生毛细血管的形成和尿道肌层的再生修复。
-
单位福建省妇幼保健院; 福建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