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研究自身免疫性肝病Kupffer细胞抗原呈递分子的表达变化。方法按照自身免疫性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的诊断标准进行分组,脂肪肝作为对照组。入选患者的肝穿石蜡切片进行CD40、HLA-DR免疫组化染色,随机选取10个显微镜高倍视野(×400倍),观察染色情况,并统计CD40+、HLA-DR+细胞数目。结果 CD40在自身免疫性肝病组的阳性细胞数低于对照组。CD40免疫组化阳性产物呈棕褐色或棕黄色颗粒状着色,主要位于细胞膜,少部分位于细胞质。分别计算自身免疫性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和脂肪肝3组肝穿标本中的CD40阳性的kupffer细胞数绝对值,结果显示:3组间CD40阳性的kupffer细胞的计数绝对值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P<0.05)。AIH与PBC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428,P>0.05);AIH与脂肪肝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P<0.05)。免疫组化中,HLA-DR在自身免疫性肝病组的阳性细胞数低于对照组,HLA-DR免疫组化染色阳性产物呈棕褐色颗粒,主要位于细胞膜。分别统计AIH、PBC和脂肪肝3组的HLA-DR阳性的kupffer细胞计数的绝对值,结果显示3组比较其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5,P<0.05),AIH与脂肪肝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7,P<0.05)。CD40、HLA-DR结果与肝功能、凝血功能化验检查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具有相关性。结论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组的肝穿石蜡切片免疫组化染色显示CD40及HLA-DR表达较脂肪肝组数量减少,且CD40、HLA-DR与自身免疫性肝病的转氨酶变化相关,提示自身免疫性肝病可能存在kupffer细胞抗原呈递功能减弱,是导致自身免疫性肝病肝损害的原因之一。

  • 单位
    天津市泰达医院;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