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以丹江口库区神定河河口持续淹水和间歇淹水积物为对象,探讨水位调控前后不同淹水沉积物的理化性质、磷赋存及生物可利用性变化规律。实验持续3个水位调控循环,水位变化速率分别为0,3,6 cm/d。结果表明:水位调控总体上促使沉积物OM流失和p H值升高。与对照速率(0 cm/d)相比,3 cm/d和6 cm/d水位变化使无定形铁氧化物分别增加了185.56%204.92%(持续淹水沉积物)和185.28%228.76%(间歇淹水沉积物)。水位调控后,持续淹水和间歇淹水沉积物的可交换态磷(Ex-P)、铝结合态磷(Al-P)、铁结合态磷(Fe-P)、钙结合态磷(Ca-P)和总磷(TP)含量均上升,OM流失降解和闭蓄态磷(O-P)活化转化造成有机磷(Org-P)和O-P含量降低。水位调控有利于Org-P和O-P转化为活性磷,因此应将二者也视作沉积物生物可利用性磷组分。

  • 单位
    长江科学院流域水资源与生态环境科学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长江科学院流域水环境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