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降低矿山充填成本,提高高炉矿渣利用率,解决尾砂等废弃物堆存量大的问题,以高炉矿渣替代部分水泥作为主要胶结剂,以生石灰、石膏作为激发剂开展胶凝材料配比试验研究,借助SEM扫描电镜技术探究不同养护龄期下充填体水化产物的微观形态、交联密实程度等对充填体早期强度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水化龄期3d时,水化产物以针状钙矾石晶体为主,产物与骨料颗粒间孔径较大且孔隙率高;随着水化龄期的延长,针状钙矾石发育成柱状,颗粒间孔隙逐渐被填充,钙矾石和C—S—H凝胶紧密搭接形成网状结构,使充填体具有较高的早期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