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动脉前循环串联病变临床治疗效果meta分析

作者:张彤; 王安心; 安媛; 张亚清; 刘艳芳; 赵性泉*
来源:中国卒中杂志, 2022, 17(05): 503-509.
DOI:10.3969/j.issn.1673-5765.2022.05.011

摘要

目的 比较脑动脉前循环串联病变所致急性缺血性卒中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预后差异。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Science Direct、CNKI、VIP、万方数据库从建库至2021年12月11日公开发表的关于脑动脉前循环串联病变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介入治疗方式的文献。结局指标采用术后血流再灌注TICI评分≥2b级、90 d预后良好(mRS0~2分)和死亡率对干预组(两个病灶同时急诊介入治疗,包括取栓/溶栓治疗联合支架治疗)和对照组(先对判定的责任病灶进行介入治疗,包括取栓/溶栓联合支架治疗,另一病灶择期处理)进行评估。根据Cochrane系统评价原则对纳入的研究进行质量评价后采用Rversion 4.1.2进行多重测量结局的meta分析,效应指标以OR及95%CI表示。纳入研究≥5项,绘制漏斗图识别发表偏倚及进行不对称检验。结果 最终纳入6篇符合标准的文献,共779例患者,其中干预组584例,对照组195例。多重测量结局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干预组与对照组TICI≥2b级(OR 2.14,95%CI 1.68~2.741,P=0.002)、90 d良好预后率(OR 1.46,95%CI 1.20~1.76,P=0.049)、死亡率(OR 0.60,95%CI 0.47~0.761,P=0.035)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漏斗图左右对称,表明本研究纳入的文献发表偏倚不明显。结论 在脑动脉前循环串联病变患者中,两个病灶同时进行急诊介入治疗血流再灌注更好,90d临床预后更优,死亡率更低。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