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正>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诗的国度,诗词文化基因深深植根于民族审美的灵魂,诗词创作始终是人民群众抒情言志的重要方式。然而,20世纪初一场拯救民族危亡的五四白话文运动却将之当作"阿谀的、虚伪的、铺张的贵族古典文学"[1],连同文言文一起差点被"革命掉了"。胡适的《尝试集》开风气之先,郭沫若的《女神》继起而奠基,此后"湖畔派""新月派""象征派""现代派""七月派""九叶派""大跃进新民歌""朦胧诗派"等紧随其后,白话新诗不断开疆拓土,蔚为大观。"诗当然应以新诗为主体,旧诗可以写一些,但是不宜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