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自Lewinnek提出的"安全区"概念以来便得到了大家的广泛认同,但近年来许多学者发现即使髋臼假体摆放在"安全区内"仍有很多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发生不明原因的假体脱位。并开始质疑"安全区"是否真的适合所有患者。脊柱退变、畸形,腰椎融合等会导致脊柱矢状面不平衡及骨盆活动的改变,进而导致髋臼方向的改变,最终导致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边缘负荷,磨损,撞击,甚至脱位等。从磨损、撞击和脱位等角度来看,是髋臼杯的功能定位所决定的,而不是解剖定位。对于站立位中性骨盆髋臼杯的解剖定位与功能定位可认为是等效的。而对于骨盆旋转>20°时则需考虑功能安放。近年来随着对脊柱-骨盆-髋关节之间的内在关系的认识愈发深刻,有学者根据脊柱是否僵硬、是否畸形将髋脊柱关系进一步分类,并根据不同类型的髋脊柱关系提出相应的髋臼的功能安放,从而达到稳定的人工髋关节。因此,术前充分评估患者矢状面是否平衡对于指导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具有重要的意义
-
单位吉林大学第一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