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随着唐末门阀士族的瓦解,整个社会逐渐进入文官治理的模式。文人,不管是士族的转化,还是寒门的上升,都通过科举出仕。社会的文人化,带来文人社会地位的提高,使文人官僚集团社会治理制度化。回溯唐之前绘画,多以高门士族的审美为崇尚,以直接体现国家政教为目的。而唐之后文官集团成为主流。由此形成的社会审美意识往往以文人的志趣为旨归,文人的生活方式、文娱爱好、心胸意趣等纷纷得以展示,即使在笔墨技法方面也以文人的情趣为标准。王齐翰的《挑耳图》可以说代表了时代的趋势,将文人勘书的瞬间定格为永恒,同时将文人旨趣制度化,并作为社会风范的粉本流传。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