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分析因附件扭转行手术治疗患者术中情况与术后镜下病理特点,以探讨附件扭转的处理方式。方法 选择2016年1月至2021年12月大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集团)收治的附件扭转患者131例,回顾性分析其病史和手术记录中附件情况,统计患者的临床症状、手术方式、附件(及肿物)位置、外观、直径、扭转角度等情况及术后病理情况,分析不同临床症状(恶心、呕吐、疼痛病程)、肿物直径、附件颜色、扭转角度所对应的术后镜下病理出血、炎症及坏死特点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探讨可能导致坏死的因素。结果 不同疼痛病程、附件颜色、扭转角度所对应的术后镜下病理出血、炎症及坏死特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有恶心或呕吐症状者组织坏死率高于无恶心或呕吐症状者,起病至手术时长>24 h者组织坏死率高于≤24 h者,肿物直径>10 cm的组织坏死率高于肿物直径<10 cm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出现恶心症状(OR=6.147, 95%CI 1.018~37.101)或起病至手术时长>24 h将增加坏死风险(OR=5.747, 95%CI 1.265~26.112),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附件扭转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症状或肿物直径>10 cm时发生坏死的风险更高,起病24 h内行手术治疗可减少坏死的发生率,术中所见附件(及肿物)外观及扭转角度等情况与镜下出血、炎症及坏死改变及卵巢功能无必然联系,因此未绝经患者应尽可能避免切除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