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长期研究青海柴达木盆地现代钾盐矿床和云南兰坪-思茅盆地中新生代钾盐矿床形成原因的基础上,袁见齐教授于1983年提出了"高山深盆"的成盐理论。本文进一步提出该模型可分为"深盆深水"和"深盆浅水"两种类型。前者以邻近海水为主要补给,后者除海水之外,明显渗杂有富含钾、镁、钙的变质地下浓缩卤水,其中富钾卤水对"高山深盆"环境下钾盐矿床的形成意义不言而喻。但目前最大的困难是,我们还不能像研究海水蒸发实验那样,完全解释清楚这种地下浓缩卤水的形成机理,希望有更多的学者对此开展研究。
- 单位
在长期研究青海柴达木盆地现代钾盐矿床和云南兰坪-思茅盆地中新生代钾盐矿床形成原因的基础上,袁见齐教授于1983年提出了"高山深盆"的成盐理论。本文进一步提出该模型可分为"深盆深水"和"深盆浅水"两种类型。前者以邻近海水为主要补给,后者除海水之外,明显渗杂有富含钾、镁、钙的变质地下浓缩卤水,其中富钾卤水对"高山深盆"环境下钾盐矿床的形成意义不言而喻。但目前最大的困难是,我们还不能像研究海水蒸发实验那样,完全解释清楚这种地下浓缩卤水的形成机理,希望有更多的学者对此开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