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小窝蛋白(Cav-3)/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信号通路在吗啡预处理减轻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清洁级健康雄性成年SD大鼠, 体重200~250 g, 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6周制备慢性心力衰竭模型。取慢性心力衰竭和Langendorff灌注模型制备成功的大鼠心脏36个,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n=9):心肌缺血再灌注组(IR组)、吗啡预处理组(MP组)、吗啡预处理+甲基-β-环糊精组(MP+MβCD组)、甲基-β-环糊精对照组(MβCD组)。采用全心停灌30 min再灌注120 min的方法建立离体心脏全心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MP组于平衡灌注15 min后灌注含1 μmol/L吗啡的K-H液进行预处理, 灌注5 min后改为K-H液灌注5 min, 3个循环共计30 min, 处理结束后全心停灌30 min再灌注120 min。MP+MβCD组于吗啡预处理前10 min灌注含200 μmol/L甲基-β-环糊精的K-H液, 其余操作同MP组。MβCD组:于全心停灌前40 min灌注含200 μmol/L甲基-β-环糊精的K-H液, 其余操作同IR组。于平衡灌注15 min(T0)、再灌注5 min(T1)、10 min(T2)时收集冠状动脉流出液, 采用化学比色法检测LDH活性。再灌注120 min时, 测定心肌梗死体积(IS)、缺血危险区体积(AAR), 计算IS/AAR;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心肌组织Cav-3、ERK1/2、磷酸化ERK1/2(p-ERK1/2)表达水平, 计算p-ERK1/2/ERK1/2比值。结果与IR组比较, MP组IS和IS/AAR降低, 冠状动脉流出液LDH活性降低, 心肌组织Cav-3表达上调, p-ERK1/2/ERK1/2比值升高(P<0.05), MβCD组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MP组比较, MP+MβCD组IS和IS/AAR升高, 冠状动脉流出液LDH活性升高, 心肌组织Cav-3表达下调, p-ERK1/2/ERK1/2比值降低(P<0.05)。结论吗啡预处理减轻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可能与激活Cav-3/ERK信号通路有关。
-
单位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