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北宋画僧惠崇以其小景画而著名于画坛,目前公认为惠崇真迹的《溪山春晓图》是最能代表其画风的作品,此作于明清之际仍被流传,并且有诸多书画理论家、收藏家在卷上题跋。从画史上看,惠崇的名声在宋代已经开始受到文人关注,但是到了明代其地位才正式确立。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再度考证了《溪山春晓图》的递藏过程,对其中的部分递藏环节提出质疑与增补,并以《溪山春晓图》卷后题跋为中心,从身份、图式与风格等视角,探析明代画坛推崇惠崇的现象及原因。

  • 单位
    南京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