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通过应用磁共振波谱成像技术(magneticresonancespectroscopy,MRS),探讨在急性脑梗死病程中乳酸(lactate,Lac)和N-乙酰天门冬氨酸(N-acetylaspartic acid,NAA)在梗死灶中的演变规律,并与患者临床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研究其在脑梗死早期诊断和评价预后中的价值。方法:收集我院临床经CT(computed tomography,CT)检查排除脑出血,且在进行常规MRI扫描后,发现为急性梗死的患者60例(其中包括超急性期10例,急性期18例,亚急性期32例)。对该组患者进行入院前、后磁共振波谱扫描(1H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1HMRS)检查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分析经治疗前后两周内1HMRS代谢物质变化,主要关注Lac和NAA的改变,并研究其与治疗前后临床NIHSS评分变化的相关性。结果:经2周治疗后,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NIHSS评分呈不同程度下降,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1HMRS均显示Lac峰于脑梗死早期即可出现,且在出现后不同程度升高,并伴有NAA峰呈不同程度下降。患者入院时Lac/Cr比值和NAA/Cr比值,与治疗前、后两周的NIHSS评分变化分别呈正相关和负相关。结论:MRS提供了重要的脑内代谢信息,弥补了常规影像学仅显示解剖学的不足。Lac、NAA的改变演示了不同时期脑梗死患者的病理生理变化过程。综合分析Lac、NAA对判断缺血半暗带的存在,并界定其范围有重要价值。急性脑梗死治疗前后的NAA/Cr、Lac/Cr值变化与NIHSS评分变化有相关性,能用来早期判断脑梗死预后程度。

  • 单位
    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