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防城港黑翅长脚鹬的繁殖行为

作者:黄玉婷; 纪薇; 姬翔; 连之瑶; 胡婉仪; 陈素任; 杜钦
来源:动物学杂志, 2023, 58(04): 496-504.
DOI:10.13859/j.cjz.202304003

摘要

本研究于2021年3~9月,采用目标观察和全事件记录法,对广西防城港市钦州湾八路水湿地黑翅长脚鹬(Himantopus himantopus)的繁殖习性进行全过程观察记录。黑翅长脚鹬的栖息生境主要在盐田、虾塘和鱼塘,而巢主要分布在盐田生境。共发现39巢,雌雄共同营巢,按照主要巢材将其巢分为干草巢、碎石巢、泥皮巢和牛毛毡草巢4种;巢材包括禾本科(Gramineae)和莎草科(Cyperaceae)植物以及碎石、贝壳等;巢外径为(23.3±10.7)cm,巢内径为(11.2±1.9)cm,巢深为(1.6±0.5)cm,巢高为(6.5±4.3)cm(n=39);筑巢需(3±2)d(n=6)。窝卵数2~4枚,1~2 d产1枚卵,7 d内产完满窝卵(n=6)。雌雄均参与孵卵,雄性孵卵时间比雌性长,但二者差异不显著(P> 0.05),雄性(8 550±245.9)min,雌性(7 530±263.3)min,孵卵期为(25±2)d(n=6)。育雏期(26±3)d(n=6),雌雄轮流育雏,育雏前、中期(雏鸟1~20d日龄),雌性育雏时间比雄性长,是雄性的2倍,育雏后期(雏鸟大于20 d日龄),雌雄共同育雏的时间逐渐减少,雏鸟无亲鸟陪伴的时间变长。针对不同的威胁源,黑翅长脚鹬的防御行为主要有双亲防御和群体防御两种。本研究有助于全面掌握黑翅长脚鹬的繁殖行为,为黑翅长脚鹬的保护提供依据。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