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保乳术后基于仰卧位与俯卧位实施部分乳腺外照射(EB-PBI)时靶区体积及剂量学差异。方法 2016年7月至2017年4月,30例保乳术后拟行EB-PBI的患者在自由呼吸状态下序贯完成俯卧位及仰卧位模拟定位3D-CT扫描。由同一勾画者分别在两种体位CT图像上基于术腔金属夹完成瘤床(TB)勾画和临床靶区(CTV)及计划靶区(PTV)的构建,并勾画肺脏、心脏和双侧乳腺作为危及器官(OAR)。分别制定三维适形EB-PBI治疗计划,比较两种体位靶区间及OAR剂量体积差异。结果基于仰卧位、俯卧位勾画的TB分别为14.40和14.10 cm3,CTV分别为57.35和62.60 cm3,PTV分别为108.85和113.70 cm3,俯卧位CTV及PTV均大于仰卧位(Z=-3.01、-2.87,P<0.05),而不同体位间TB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靶区均匀性指数(HI)分别为0.09和0.10,俯卧位大于仰卧位(Z=-3.137,P<0.05),靶区适形指数(CI)分别为0.69和0.78,仰卧位小于俯卧位(t=9.034,P<0.05)。两种体位EB-PBI计划中,心脏平均受照剂量(Dmean)分别为0.34和1.19 Gy,俯卧位大于仰卧位(Z=-4.12,P<0.05);患侧肺Dmean分别为1.72和1.59 Gy,俯卧位小于仰卧位(Z=-2.18,P<0.05);患侧乳腺Dmean分别为10.01和10.40 Gy,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中国乳腺癌保乳患者而言,在自由呼吸状态下基于俯卧位实施三维适形EB-PBI是可行的。在降低患侧肺脏受照剂量以及提高靶区适形指数方面,俯卧位较仰卧位有明显优势。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