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研究双相抑郁和单纯抑郁症患者儿童期受虐及应对方式的差异。方法 选取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心理医院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100例抑郁症患者,分为单纯抑郁组(n=43)与双相抑郁组(n=57)。记录患者年龄、受教育年限、婚姻状况、家族史等一般资料,比较2组患者躯体快感缺失问卷(RPAS-C)、社会快感缺失量表(RSAS-C)、功能失调性态度问卷(DAS)、儿童期受虐经历问卷(CTQ-SF)和应对方式量表(CSQ)评分。结果 单纯抑郁组RPAS-C、RSAS-C评分显著低于双相抑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DAS量表中脆弱性、吸引和排斥、寻求赞许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抑郁组完美化、强制性、依赖性、自主性态度、认知哲学及总分评分显著低于双相抑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CTQ-SF量表中情感忽视(EN)、躯体忽视(PN)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抑郁组情感虐待(EA)、躯体虐待(PA)、性虐待(SA)及总分评分显著低于双相抑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幻想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抑郁组退避、自责评分显著低于双相抑郁组,求助、合理化、解决问题评分显著高于双相抑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单纯抑郁患者相比,双相抑郁患者儿童期虐待经历可能更多、躯体及社会快感缺失程度更为严重,深层认知结构及应对行为均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