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比较直接支架术与延迟支架术治疗发病12 h内的60岁及以上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合并高血栓负荷患者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北京安贞医院和北华大学附属医院实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年龄≥60岁的老年STEMI合并高血栓负荷(血栓评分≥4分)的患者252例, 按照是否即刻植入支架分为直接支架组126例和延迟支架组126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信息、手术信息、临床结局以及随访1年时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 采用Cox回归分析判定延迟支架植入是否为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两组梗死相关动脉分布、发病至球囊扩张时间、血栓负荷评分及植入支架数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延迟支架组植入支架的直径和长度分别为(3.20±0.47)mm、(18.33±5.06)mm, 直接支架组分别为(3.03±0.50)mm、(22.60±5.08)mm,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26、6.678, P=0.004、0.000)。延迟支架组梗死相关动脉支架术后慢血流发生率为2.38%(3/126)、远端栓塞率为3.17%(4/126)、低心肌灌注染色率为2.38%(3/126), 低于直接支架组的15.87%(20/126)、24.60%(31/126)和20.63%(26/126)(χ2=13.827、24.188、20.614, 均P=0.000)。延迟支架组1年时LVEF为(0.60±0.05)%, 显著高于直接支架组的(0.57±0.05)%(t=3.859、P=0.000)。两组患者在1年随访时MACE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延迟支架植入与MACE的发生无关, 即延迟支架植入治疗并不是影响临床结局的因素(HR=0.827, 95%CI:0.288~2.372, P=0.724)。结论延迟支架植入治疗与直接支架植入治疗对发病12 h以内的60岁及以上老年STEMI合并高血栓负荷患者同样安全有效, 且延迟支架植入治疗能显著改善梗死相关动脉血流分级、降低远端栓塞率、提高心肌灌注染色3级率、增加植入支架的直径、减少植入支架的长度、提高LVEF。

  • 单位
    首都医科大学; 北京市心肺血管疾病研究所; 北华大学附属医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