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建立绵阳地区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法(CMIA)测定血清维生素K缺乏诱导蛋白(PIVKA-Ⅱ)的成人参考区间,并探讨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细胞肝癌(HCC)患者血清PIVKA-Ⅱ水平的变化。方法采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法测定674名表观健康者、147例病毒性肝炎患者、90例肝硬化患者及98例HCC患者血清PIVKA-Ⅱ水平。采用x±1.96s方式建立PIVKA-Ⅱ的参考区间。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PIVKA-Ⅱ诊断肝炎、肝硬化及HCC的效能。结果 674名表观健康者血清PIVKA-Ⅱ测定值呈近似正态分布(z=1.428,P=0.034),男、女性之间血清PIVKA-Ⅱ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按年龄分组(18~30岁组、31~44岁组、45~59岁组、60~69岁组、≥70岁组)后各年龄组之间血清PIVKA-Ⅱ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数据后采用x±1.96s方式建立的参考区间为8.75~36.72 U/L。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病毒性肝炎组、肝硬化组和HCC组血清PIVKA-Ⅱ水平均明显升高(P<0.001)。HCC组血清PIVKA-Ⅱ水平明显高于病毒性肝炎组、肝硬化组(P<0.001),而病毒性肝炎组与肝硬化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PIVKA-Ⅱ诊断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和HCC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56、0.663、0.900,最佳临界值分别为27.27、29.86和40.36 U/L,敏感性分别为49.7%、52.2%和80.6%,特异性分别为75.7%、80.8%和94.5%。结论初步建立了绵阳地区CMIA检测血清PIVKA-Ⅱ的成人参考区间。PIVKA-Ⅱ在病毒性肝炎和肝硬化等非肝癌患者中也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因此不宜单独作为HCC标志物使用。

  • 单位
    绵阳市中心医院; 湖北省肿瘤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