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古代中国,天下观是一个总体性概念。在当代,各个学科多从自身知识背景出发,对它进行一种理论上的阐释。与之相应,它所呈现出来的面相也是多视角的,包含了政治、文化、制度、地理、时空等方面。就美学言之,随着研究范式的转变以及对天下体系的重新认知,可以认为,天下观既是一个美学问题,也是中国美学史中非常重要且亟需解决的问题。如何理解中国美学史中的天下观,还需进一步讨论。首先,认识论的审美化是人对世界的一种先验性认知方式,也是天下观作为美学问题的理论基础。其次,感性化的、活色生香的天下时空具有审美化的意味。再次,人对天下的认知蕴含着一种想象性与人文性。最后,华夏美学与少数民族美学的融合,形成了天下观视阈下的中国古典美学。当然,作为美学问题的天下观并非一种玄远的理论,最终还是要落实在大地之上。天下体系与地理空间的相映互动,将构成中国美学史的一个重要维度。随着研究视阈的拓展和深入,处于不断建构之中的中国美学史会越来越显得完整而饱满,也会越来越切合中国历史的语境。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