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研究超声声速匹配联合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技术评价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肝纤维化程度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7年2月~2020年2月我院收治的78例CHB患者,均采用超声声速匹配技术计算区域速度指数,并使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技术测量表观弥散系数(ADC)。行肝活检,经病理学检查将纤维化程度分为汇管区纤维化(S1)、汇管区周围纤维化(S2)、纤维间隔形成伴小叶结构紊乱(S3)和肝硬化(S4)四期,比较不同分期肝纤维化患者ADC值和区域速度指数的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ADC、区域速度指数或两者联合判断肝纤维化程度的价值。结果经组织病理学检查,在78例CHB患者中,发现S1期20例,S2期18例,S3期24例和S4期16例;S1期患者区域速度指数为(21.7±5.9) m/s,显著低于S2期【(26.8±7.3) m/s,P<0.05】、S3期【(33.5±8.1) m/s,P<0.05】或S4期【(36.0±9.2) m/s,P<0.05】;S1期患者ADC值为(1.3±0.2)×10-3mm2/s,显著高于S2期【(1.2±0.2)×10-3mm2/s,P<0.05】、S3期【(1.1±0.1)×10-3mm2/s,P<0.05)】或S4期【(0.9±0.1)×10-3mm2/s,P<0.05】;ROC分析显示区域速度指数判断S4期肝纤维化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24(95%CI=0.597~0.851),其诊断>S2期肝纤维化的敏感度为0.750,特异度为0.532。ADC值判断>S2期肝纤维化AUC为0.715(95%CI=0.569~0.861),其敏感度为0.758,特异度为0.625。两者联合判断>S2期肝纤维化AUC为0.809(95%CI=0.678~0.910),其敏感度为0.813,特异度为0.710。区域速度指数与ADC值联合判断>S2期肝纤维化AUC显著高于任何一项检测(P<0.05)。结论 CHB患者定期接受超声声速匹配和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检查可动态监测肝纤维化程度,可指导临床早期作出合理的病情判断,值得进一步研究。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