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都城,作为一个国家的政治中心,其选址是多方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封建社会早期,中国都城版图格局呈现关中地区与河洛地区"钟摆型取舍"的态势,这是由国家内部的山川形势所造成的文化、经济以及军事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我国封建社会后期,北京的崛起反映了国家性质的根本性变化,即由原来的以农业文明为主的中原帝国转变成兼有中原、草原、高原、西域等多元文明的广袤帝国。多元一体的国家性质也内在的决定了北京作为首都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上的独特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