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背景临床上结缔组织病相关性间质性肺炎患者常合并EB病毒感染,然而EB病毒感染后是否增加结缔组织病相关性间质性肺炎患者细菌感染的风险、加重患者的炎性反应程度、增加并发症及延长治疗时间等相关文献鲜少报道。目的研究EB病毒感染对结缔组织病相关性间质性肺炎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择贵州省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2016年12月—2018年12月收住院的结缔组织病相关性间质性肺炎患者113例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是否感染EB病毒,将其分为结缔组织病相关性间质性肺炎合并EB病毒感染组(EB病毒感染组,39例)和结缔组织病相关性间质性肺炎未合并EB病毒感染组(无EB病毒感染组,74例)。对比分析两组一般资料、合并疾病、血气分析[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分压(PaO2)]、吸入氧浓度(FiO2)、EB病毒DNA含量、G-菌感染比例、中性粒细胞分数、耐药菌感染比例、治疗有效时间、转重症病房比例,以及炎性指标[血清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白细胞计数及白介素(IL)-6、IL-17、IL-33]。分析EB病毒感染组患者EB病毒DNA含量与其血清中CRP、PCT、iNOS、IL-6、IL-17、IL-33的相关性。结果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合并疾病、PaCO2、FiO2、中性粒细胞分数、耐药菌感染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PaO2、EB病毒DNA含量>5×102 copies/ml比例、G-菌感染比例、治疗有效时间、转重症病房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B病毒感染组CRP、PCT、iNOS、白细胞计数、IL-6、IL-17、IL-33高于无EB病毒感染组(P<0.05)。EB病毒感染组患者血清CRP、PCT、iNOS、IL-17、IL-33与EB病毒DNA含量呈正相关(r=0.674 5、0.584 3、0.620 4、0.698 9、0.585 1,P<0.05),IL-6与EB病毒DNA含量无直线相关关系(r=0.105 2,P>0.05)。结论与无EB病毒感染患者比较,EB病毒感染患者炎性反应程度加重、耐药菌感染比例增加、预后变差及住院时间延长,EB病毒感染患者EB病毒DNA含量与其血清中炎性指标CRP、PCT、iNOS、IL-17、IL-33呈正相关。提示EB病毒感染可能促进细菌性感染的发生发展或增加细菌性感染的风险,表明EB病毒可促进结缔组织病相关性间质性肺炎患者病情进展与恶化。本研究结果为EB病毒感染的临床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 单位
    贵州省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