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018年,"锦鲤"作为一种互联网模因风靡中国的社交网络,转发"锦鲤"成为中国青年的文化新表征。为了厘清其符号变迁的轨迹和参与者的心理需求,将模因研究的框架与凯瑞的两种传播观相结合,搜集、分析"锦鲤"图像,最终归纳出其发展谱系和意涵网络。研究发现,"锦鲤"模因在演化中凝结出三种能指镜像,形成了日常迷信、亚文化狂欢、病毒式营销等七种所指内涵。"锦鲤"文化的发展本质上是一个能指不断掏空所指,符号系统挤压意义系统的过程,这也是商业资本、大众文化、社会环境共谋的产物。"锦鲤"文化症候揭示了当代中国青年的焦虑与悬浮感,反映了社会转型期特有的情感结构与个体化危机,解决这一症结的关键在于重新建构意义,重视社会成员间的互动、联结与协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