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鸦片战争战败后,有志之士与清廷高级官员都开始思考如何维护中国的海上利益。而其中就理论、经验和实质贡献三个方面而论,当以魏源、李鸿章、郑观应三人最为重要。三人活跃时间贯穿整个19世纪下半叶,又分居不同的职位,皆具独特的视角与思考。魏源《海国图志》率先开始思考中国的海权蓝图,目光远及西南太平洋,已有海洋战略概念的雏形。李鸿章位高权重,实质擘画与实践中国海军的建设。郑观应是中国近代海权思想的一个里程碑,思虑深远,涉猎远博,深知海权的维护除官方之外,结合民间力量建立商船队伍也是极为重要的一环。此三人的经验与理论,相比同一时期的西方海权思想实际上并不逊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