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分别以苯胺、邻氨基酚、邻苯二胺作为起始原料,进行多羧酸受体分子结构的差异性构筑。构建柔性羧酸链作为多齿受体对目标物的结合位点,设计一系列结构相似而结合位点有差异的二羧酸、邻位三羧酸与邻位四羧酸多齿受体,同时,通过给电子基团-CH3、吸电子基团-NO2的引入,调节多羧酸受体与目标物结合程度的强弱,合成得到多羧酸受体化合物T6~T10。结合IR、1H NMR、HRMS-ESI等手段进行多羧酸受体T6~T10的分子结构表征,进一步优化反应条件、提高缩合反应收率,为阐明多羧酸受体进行目标物识别、结合的可能作用机制提供了研究基础。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