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原发性类癌临床病理学分析

作者:葛慧娟; 毕蕊; 成宇帆; 常彬; 喻林; 唐绍娴; 沈旭霞; 杨文涛; 涂小予*
来源:中华病理学杂志, 2018, 47(07): 517-521.
DOI:10.3760/cma.j.issn.0529-5807.2018.07.007

摘要

目的探讨卵巢原发性类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至2017年间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15例卵巢原发性类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 行光镜观察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 3例为岛状类癌, 1例小梁状类癌, 1例黏液性类癌, 10例甲状腺肿类癌。岛状类癌和小梁状类癌形态与其他部位的相同起源的神经内分泌肿瘤类似, 甲状腺肿类癌由不同比例的甲状腺组织与类癌成分构成。类癌成分多为混合性类癌, 以小梁状类癌多见, 黏液性类癌形态与Krukenberg瘤类似, 极难鉴别。所有的类癌至少表达1种神经内分泌标志物, 以突触素及CD56的表达比例最高, 分别为14/14及9/10。14例获得术后随访资料, 中位随访时间53个月, 除1例黏液性类癌患者过世, 1例合并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术后37个月阴道残端复发, 其余患者均无病生存。结论卵巢原发性类癌是一种少见的低度恶性卵巢单胚层起源的肿瘤, 其诊断及鉴别诊断主要依靠组织病理学特征及免疫表型。除黏液类癌外其他类型, 预后良好。

  • 单位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