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研究益气抗栓组方在骨科大手术后静脉血栓中西医序贯抗栓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骨科大手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患者103例,初期给予利伐沙班常规剂量(30 mg/d)治疗,3个月后根据其静脉血栓消融情况及D-二聚体(D-dimer, D-D)水平将患者分为治疗显效组和治疗欠佳组,对治疗显效患者停药并随访3个月,观察血栓复发情况;将疗效欠佳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予以中药益气抗栓组方治疗和利伐沙班减量(10 mg/d)维持治疗,共治疗3个月。选取凝血指标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 INR)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以及纤溶指标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ibrinogen Degradation Products,FDP)、D-D、纤维蛋白单体(Fibrin Monomer, FM)为效应指标,并对患者的肝肾功、出血情况进行评价。结果:利伐沙班常规剂量治疗3月后,44例(42.7%)治疗显效者和59例(57.3%)疗效欠佳者之间,出血风险以及肝肾损伤发生率均无统计学差异(χ2=0.043~0.970,均P>0.05)。治疗显效者停药随访3个月内无血栓复发。对于疗效欠佳者而言,3个月后静脉血栓转阴率在对照组和实验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88.89%vs 95.24%,P=0.586),实验组的D-D转阴率明显优于对照组(70.00%vs 28.57%,P=0.035)。对照组可显著降低APTT、PT、INR等凝血指标,但纤溶指标无明显改变,实验组在降低凝血指标PT、INR、TT、FIB的同时,也显著降低纤溶指标FDP、D-D、FM(P<0.01)。两种治疗方案下,患者出血风险低,实验组肝肾功能损伤的发生率均比对照组低,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骨科大手术后静脉血栓患者,初期采用利伐沙班治疗3个月,若疗效显著者无需再用药预防。而疗效欠佳者,序贯采用益气抗栓中药方治疗,其疗效更确切,临床使用安全。
-
单位四川省骨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