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下椎间孔成形术(PELF)治疗腰椎间孔狭窄症(LFS)的临床效果并分析其与影像学参数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至2018年10月在山西省人民医院骨科因单侧LFS行PELF术患者26例, 性别不限, 年龄≥18岁。所有患者均接受PELF治疗。于术前及术后3个月、末次随访(术后12~17个月)时, 评估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 并在末次随访时采用MacNab法评定疗效。分析手术前后影像学参数(椎间盘高度指数、腰椎前凸角、椎体滑移百分率、腰椎冠状面Cobb角、椎间盘楔形角和椎间孔面积)与临床效果的相关性。结果与术前比较, 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VAS评分、ODI评分均降低(P均<0.05)。末次随访时, 有效率为96.2%(25/26例)。术前、术后腰椎前凸角与VAS评分、ODI评分呈负相关(P均<0.05), 术前椎体滑移百分率与VAS评分、ODI评分呈正相关(P均<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术前腰椎前凸角较小, 效果较差(β=-1.086,P=0.004)。结论 PELF治疗LFS效果良好, 术前腰椎前凸减少是影响效果的危险因素。

  • 单位
    山西省人民医院